少数人对颜色的分辨力不如正常人,最严重的情况是对某个颜色完全不能识别,如常听说的“红绿色盲”。也就是说这些人无法识别红色或绿色。有些色盲不是很明显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分不清某些颜色。
为什么会得色盲?
遗传性色盲是因为他们的感光色素不正常。感光色素位于视网膜的锥形细胞内,感光色素的存在是有几个基因决定的,如果这些基因有问题就会造成色盲。
色盲主要分三种,它们基于是什么感光色素不正常,分别为蓝色、绿色及红色。色盲中红-绿色盲最常见,其次为蓝-黄色盲。
有时色盲也会由于眼睛的创伤、化学性损伤、视神经或识别颜色的神经组织异常而造成。颜色识别能力也随年龄而下降,多因为白内障的原因。
什么人易得色盲?
据统计北欧血统8%的男性及0.5%的女性有红绿色盲。为什么男性更易得?因为导致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所以只要这个X染色体出现缺陷就会致病。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只有两个X染色体同时有缺陷时才会有明显的色盲。所以遗传性色盲主要影响男性。如果妈妈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而爸爸不是的话,他们生的男孩有50%的机会是色盲,女孩有50%的机会是携带色盲基因的人,女孩没可能是色盲患者。色盲可以显现在任何年龄。
我们是如何看到颜色?
正常人的视网膜如下图:
当有人问“草莓是什么颜色的?”我们都会说“红色的”但我们会看到的是同一样的红色吗?辨别颜色的能力是眼睛和大脑配合的结果。我们对光的颜色的识别取决于光的波长,长的波长为红光,短的波长为蓝光。草莓反射的一些光而吸收了其它光,这些被反射的光即被识别为颜色。所以白色的物体为它反射了所有波长的光,而黑色的物体为吸收了所有波长的光。
被反射的光通过眼睛的角膜及晶状体到达了我们的视网膜,视网膜含有几百万感光细胞,有圆柱形的也有锥形的。这些细胞含感光色素,当光线被吸收时,这些感光色素开始进行化学变化,这些化学变化会开启信号的传输。这些信号有视网膜通过视神经传达到了大脑的视觉中枢。圆柱细胞对低光敏感,所以在夜里的光感主要靠圆柱细胞,锥形细胞对亮光敏感。锥形细胞含三种感光色素,分别能识别不同波长的光,圆柱细胞只含一种。有些动物含多种感光色素,所以它们能看到更丰富的颜色。所以当我们缺乏某种感光色素时就无法识别某些颜色。
如何诊断色盲?
石原氏色盲检测(Ishihara test)
为常见的诊断红绿色盲的检测手段。它有一系列的原型盘状图谱,图谱为点阵,每个点为不同的颜色,由点阵组成的图案来让人识别,无法识别的为色盲。
新剑桥颜色测试
这个检查为屏幕上不断地出现“C”当被试者看到C时要按动键盘上有标识C开口方向的按钮。
色盲检查镜
境下颜色成对出现,被试者需要准确的配对。
如何治疗色盲?
没有任何治愈的方法。但红绿色盲者可借助特殊的眼镜来更准确地识别颜色。当然只能是户外用。现在许多APP可以帮助色盲者识别颜色及形状。
给孩子进行常规视力检查及色盲筛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色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