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晋国玉器之呦呦鹿鸣

图片[1]-西周晋国玉器之呦呦鹿鸣-小鱼百科网

西周晋国玉器之呦呦鹿鸣

来源:辛瓜地考古论史。鹿,古人生活中时常见到的动物,其艺术造型,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赵宝沟文化陶尊上线刻的鹿纹,距今年代超过5500年,而石家河文化的玉鹿头像,则是最早的以鹿为题材的玉雕。迨至商代,除了山西灵石旌介2号墓出土的玉鹿头外,殷墟妇好墓等墓葬中,还出土了2件扁平片状的玉鹿佩,鹿均无角,伏卧回首后顾,前肢拳曲于胸腹下,后肢稍内曲,鹿眼或为双圈眼,或为臣字眼,鹿耳或大或小,鹿身或饰双勾线云纹,或光素仅以单线勾勒腿脚的轮廓。这2件玉鹿佩刚直方折的造型与纹饰,均体现出鲜明的商代特征。

图片[2]-西周晋国玉器之呦呦鹿鸣-小鱼百科网

本次展览玉器 北赵9:110、111、159玉鹿合影

考古发掘出土与传世的西周玉鹿佩,数量较商代明显增多,其中仅陕西宝鸡茹家庄1号墓就出土形态各异的玉鹿佩9件。西周玉鹿佩也多呈扁平片状,鹿或伫立,或伏卧,体健身壮,或前视,或回首,身躯大多光素无纹,仅腿脚等部位用轮廓线勾勒,整体造型趋向写实。

西周早期玉鹿佩,承袭商代遗风,造型刚直方折,多伏卧回首,但已出现伫立造型,鹿角短小,仅是头顶凸起的尖齿形小块。早中期之交的昭穆时期,鹿的形象以伫立回首后顾为主,鹿角一架,如同茂盛的树枝长在头顶,高挑而突兀。

图片[3]-西周晋国玉器之呦呦鹿鸣-小鱼百科网

本次展览玉器 羊舌M2:33玉鹿

中期是西周玉鹿佩造型最成熟的时期,形象也最为写实生动。鹿均伫立,头向流行回首后顾,但也见前伸凝视的,鹿耳多有意打凹,使具立体感,蹄足明显,后端多琢有凸出的小距骨。最有特点的还是鹿角,常分为二架,枝杈层叠,弯转勾连,复杂而美观。仔细观察此类纷繁的鹿角,先以管钻具或实心钻具形成圆形穿孔,再用其它工具顺势琢出弯转的枝杈,是琢制时常用的技法。山东滕州前掌大3号墓出土的玉鹿佩,伫立回首,静中寓动,高超的琢玉技法使其呈现出类似圆雕的效果,是西周玉鹿佩中的精美之作。

图片[4]-西周晋国玉器之呦呦鹿鸣-小鱼百科网

本次展览玉器 大河口M1:205青玉鹿

西周晚期玉鹿佩,则出现了整体简化的趋势,以鹿角尤为明显,或无角,或一架树状鹿角。

图片[5]-西周晋国玉器之呦呦鹿鸣-小鱼百科网

本次展览玉器 北赵9:159玉鹿

西周玉鹿佩的流行,当然折射出当时人们对鹿的特殊喜爱。《诗经·小雅·鹿鸣》歌咏主宾宴饮时的欢乐情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以鹿起兴,由“呦呦鹿鸣”的意境转至“鼓瑟吹笙”的宴饮现场,融洽欢快的气氛贯穿始终。或许,周人制作与佩带玉鹿佩,为的就是那份想象中的鹿的快乐吧。至于将鹿谐音为“禄”,则是明清时期玉器高度世俗化、吉祥题材盛行的后事了。

本文为良渚博物院蒋卫东先生为“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所作科普文章

【合作共赢】:

全球民间艺术收藏网络展销会,是民间收藏家、艺术家、工艺师及社会各界的福音,是“永不落幕的展会”。足不出户,无车马劳顿,为各方提供免费的网络展销平台,免费专家鉴定,每月4次展销,无前期展销费用玉器,弹指间便可展示艺术风采、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销售渠道、欣赏艺术佳品,淘到心头好! 网络展销地址:《全球民间艺术收藏》《天好文化》,《天好展销馆》前二个微信公众号每期发布展讯,进《天好展销馆》购买。网络展销时间:每月4次。6号(书画展)、13号(陶瓷展)、23号(玉石展)、30号(杂项展)。这4期每月固定展销日期不变(如遇特殊情况,可按展品征集情况调整日期,会提前通知)。每月其它时间,会根据送展情况,穿插其他类别展销,展销名称将根据展品另拟。网络展销范围:包括:书画,陶瓷,玉石,杂项,工艺品,民间手工艺品,文创产品,康养产品玉器,非遗文化,品牌展示,专题推广,服装建材,电子日用,国内出版物,预包装散装食品等等。

诚邀各界人士加入会员,共赢未来。

会员会费:每年仅33元。

———END———
福利网站推荐: 这个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创业干货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马上查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