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白
有谁会想到,曾经将汽车简化为“一张沙发加四个轮子”的民营汽车企业老板李书福,在20年后的今天却将他的汽车王国——吉利做大做强并为人所熟知,而他的梦想也随之越来越大。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5月24日,吉利汽车官网发布公告: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集团”)与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以下简称“DRB”)签署具有约束力的关键条款协议。吉利集团将收购DRB旗下宝腾汽车(PROTON Holding)49.9%的股份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Lotus Group)51%的股份,吉利集团将成为宝腾汽车的独家外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将在该关键条款协议基础上继续展开谈判,预计于2017年7月中旬前签署最终协议。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底,业内就曾传言吉利要收购莲花汽车,但很快就被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所辟谣,时至今年年初,吉利收购宝腾一事仍在发酵,甚至有细节性的内容被披露出来,但官方对此却避而不谈,如今,吉利收购宝腾已成板上钉钉,看似“悬案”也终于水落石出。
据悉,这项收购的达成是吉利集团在2010年以15亿美元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之后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
说起收购,吉利汽车可谓是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每一项收购的背后都体现了其坚持“做强自己和走出国门”的深谋远虑。2009年,吉利汽车大笔一挥,以7,000万澳元收购了全球排名第二的汽车自动变速器独立生产商DSI,想要通过DSI在变速箱方面的优势来强化吉利公司自动变速器的研发与生产能力,为吉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牢固的技术支撑。直至现在,吉利汽车的变速箱都是通过消化和吸收DSI技术的基础上而研发出来的。
收购DSI只是其豪赌的第一步,搞定了汽车最核心的零部件——变速箱后,吉利又将收购的触角伸向了当时处境尴尬的沃尔沃汽车。2010年8月,吉利汽车完成了对沃尔沃轿车公司全部股权的收购,当时,这一事件被看作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
也正因如此,凭借这笔收购,吉利不仅与沃尔沃搭建了CMA平台,还在沃尔沃这里得到了技术和设计方面的支持来弥补自身的短板。首先让吉利尝到甜头的就是吉利博瑞和博越的成功,有着“最美中国车”之称的吉利博瑞一经上市就得到了消费者的一种好评,其中最吸引消费的则在于博瑞的外观,而这一切都汲取于沃尔沃,后来吉利再次推出博越作为吉利在SUV市场的一枚棋子,如今也稳居月销量排行榜的前十名。
显然,吉利的野心不仅于此,于是便有了后来高端品牌LYNK&CO的推出。今年3月,外媒曝光了LYNK&CO品牌首款车型的路测谍照,引起业内轩然大波。基于CMA平台研发出的CX11(内部代号)定位紧凑型SUV,从被曝光的配置表来看,该车从牌面上就超过了途观、昂科威等主流合资品牌,而这一切不仅源于吉利的不懈努力吉利汽车官网,更多的是有沃尔沃品牌的背书和技术的加持。由此可见吉利这几年通过沃尔沃为自己加码不少。
事情发展到这里,大家都理所应当地认为,吉利眼下的首要任务就是继续发展LYNK&CO高端品牌,一切为其让路。但事实远大于猜想,吉利再一次做出惊人的举动——收购宝腾,这看似不按套路出牌的背后,其实是满满的“套路”。
说起宝腾汽车,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宝腾汽车建于1983年,一度在马来西亚汽车市场以2/4的份额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市场被廉价的进口车所占据,激烈竞争下,宝腾汽车的市场份额开始下滑严重,2016年全年销量仅为72,290辆,加上自身缺乏产品和技术,即便接受政府补助也无法重塑昔日光辉,迫于艰难的处境,宝腾汽车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跨国合作伙伴。
也正因如此,吉利在此时看到了机会。宝腾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的汽车生产制造商,一旦被吉利收入囊中,吉利便可凭借此优势以极低的关税进驻东南亚这个巨大的市场抢占份额,这不仅仅是为吉利汽车进军东南亚打开了大门,更是我国自主品牌走出去的一大利好机遇。
其次,宝腾还拥有莲花汽车的控股权,而这对于正在寻求向上突破的吉利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有了莲花的加入,吉利便可复制当年通过沃尔沃获得成功的先例,在性能跑车领域获得一方高地。不仅如此,莲花作为复合材料和轻量化设计的领导者,这一点也被吉利所看重,进而运用在吉利品牌和LYNK&CO品牌旗下的车型上,与其他自主品牌甚至合资品牌相比也更具优势,而莲花品牌的加持也会让吉利在品牌形象和产品力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
可以看出,吉利此次收购宝腾,双方可谓是“郎情妾意、各取所需”。吉利对于东南亚市场的规划可以借助宝腾汽车来实现,而销量长期处在低迷的宝腾汽车也可以通过此次合作得到吉利的资金来帮助自己尽快脱离资金链的困扰,从而再次激活马来西亚市场。
虽然双方对未来都抱有美好的远景,但凡事都具有挑战性,蓝图虽出,但并非一马平川。今后,吉利旗下将再添新丁,加上现有的四个品牌,吉利将拥有五个品牌。这对于吉利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如何平衡旗下各个品牌的资源配置和协同合作,将会是考验吉利智慧的问题。
吉利发展至今,每一步虽然殚精竭虑但也经过了深谋远虑,所以笔者也有理由相信吉利可以克服困难吉利汽车官网,寻找到各品牌协同发展的方法。同样,吉利的成功不仅吹响了自主品牌向合资品牌发起挑战的号角,更为自主品牌书写了什么叫做“梦想并非遥不可及”。有些时候,那些看似及其疯狂地事情未必有我们想象的那般难以理解,吉利在汽车行业的成功难道还不足够说明于此吗?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莲花引以为傲的轻量化技术,会在吉利品牌和LYNK&CO品牌身上再次“绽放”。届时,我们再细细品味,不得不感叹如今吉利汽车这看似再次“疯狂”却实为睿智的抉择。
———END———
福利网站推荐: 这个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创业干货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马上查看